Markdown与TiddlyWiki 语法
一、Markdown与TiddlyWiki 语法对比
1、标题
功能 | Markdown语法 | TiddlyWiki语法 |
---|---|---|
一级标题 | # 空一格 | ! |
二级标题 | ## 空一格 | !! |
三级标题 | ### 空一格 | !!! |
四级标题 | #### 空一格 | !!!! |
五级标题 | ##### 空一格 | !!!!! |
六级标题 | ###### 空一格 | !!!!!! |
2、列表
功能 | Markdown语法 | TiddlyWiki语法 |
---|---|---|
有序列表 | 1、1.1 | # 有序列表 |
2、2.1 | ## 有序列表的复合列表 | |
3、3.1 | ||
4、4.1 | ||
5、5.1 | ||
无序列表 | 无序列表 +、-、*d | * 无序列表 |
+ 一二三四五 | ** 无序列表中的复合列表 | |
- 上山打老虎 | ||
* 老虎没打到 | ||
+ 打到小松鼠 |
3、链接
功能 | Markdown语法 | TiddlyWiki语法 |
---|---|---|
外部链接 | Markdown:使用 [显示文本](链接地址) 格式。如 [官网](https://www.***.com) 。 |
```采用 [[显示文本 |
内部链接 | Markdown:若在同一文档内链接到标题,用 [显示文本](#标题名) ,标题名中的空格要替换为 - 。 |
直接用 [[目标条目名称]] 链接到内部条目。 |
4、段落
功能 | Markdown语法 | TiddlyWiki语法 |
---|---|---|
段落 | 要创建段落,请使用空白行将一行或多行文本进行分隔。 | 段落分隔:类似Markdown,段落间空行分隔;也能用 <p> 标签,如 <p>这是一个段落。</p> 。 |
段落分隔:段落间空一行,无需其他符号。如输入: | 格式设置:借助HTML标签或WikiMarkup,``如 <strong> 加粗、 <em> 倾斜。也可用 ** 和 // 分别表示加粗和倾斜。 |
|
这是第一个段落。 | ||
这是第二个段落。 | ||
格式设置:可在段落前后使用特殊字符实现加粗( ** )、倾斜( * )等。如 **这是加粗内容** 。 |
对比总结:Markdown语法简洁直观,专注文本表达;TiddlyWiki除简洁语法外,可结合HTML标签,在格式设置上更灵活。
5、流程图
功能 | Markdown语法 | TiddlyWiki语法 |
---|---|---|
流程图 | Markdown通常借助Mermaid语法绘制流程图,简洁直观。 | TiddlyWiki使用 dot 语法,功能丰富但稍复杂。 |
基本语法:以 graph 开头,指定方向(如 TB 从上到下)。定义节点用字母加描述,连线用 –> ,可加文字。 | 基本语法:以 digraph 开头,节点用 [label=”内容”] 定义,连线用 -> 。 | |
示例 ```graph TB A[开始] –> B{判断条件} B –> | 是 |
对比总结:Markdown(Mermaid)语法简单,适合快速创建;TiddlyWiki(dot)语法更专业,适合复杂流程图。
6、表格
功能 | Markdown语法 | TiddlyWiki语法 |
---|---|---|
表格 | ```基本语法:用 | 分隔单元格, - 创建表头和内容分隔线, : 设置对齐方式, :- 左对齐, -: 右对齐, :-: 居中。``` |
示例``` | 姓名 |
对比总结:Markdown语法简洁,易于上手,适合快速创建简单表格;TiddlyWiki基于HTML,功能丰富,能实现复杂表格样式,但语法相对复杂。
7、引用
功能 | Markdown语法 | TiddlyWiki语法 |
---|---|---|
引用 | 基本语法:使用大于号 > 来创建引用。引用可以嵌套,多层引用用多个 > 。 | 基本语法:用 <blockquote> 标签,和 HTML 里的使用方式一致。 |
示例<br/><br/>> 这是一个简单的引用。<br/>><br/>> > 这是嵌套的引用。 |
<blockquote><br/> 这是 TiddlyWiki 中的引用内容。<br/></blockquote> |
对比总结:Markdown 语法简洁,适合快速添加引用;TiddlyWiki 使用标准 HTML 标签,若熟悉 HTML 更易上手,可结合 HTML 属性对引用进行更多样式设置。
8、删除、下划线
功能 | Markdown语法 | TiddlyWiki语法 |
---|---|---|
删除线 | 在要添加删除线的文本两端各加两个波浪线 ~~ 。例如, ~~这是删除线文本~~ 显示为 |
用 <s> 或 <del> 标签包裹文本。如 <s>这是删除线文本</s> 或 <del>这是删除线文本</del> 都会显示删除效果。 |
下划线 | 原生不支持下划线,不过可借助 HTML 的 <u> 标签,像 <u>这是下划线文本</u> 就能实现。 |
用 <u> 标签,即 <u>这是下划线文本</u> 可显示下划线效果。 |
例如 这是下划线文本 | 例如 这是下划线文本 |
欢迎光临本站!
本站主要记录一些个人所学的内容。
Markdown与TiddlyWiki 语法
http://example.com/2025/04/22/Markdown与TiddlyWiki 语法/